关闭

提示

首页 > 饲料 > 正文

关于黄颡鱼养殖中料比偏高的养殖案例简析

信息发布者:宁彦乔
2017-10-11 22:48:05
近几年养殖户的利润受到养殖品种终端价格的影响波动较大,而在众多养殖品种中黄颡鱼因终端价格相对稳定,养殖利润也相对可观,受到养殖户的追捧,特别是湖南、湖北每年以成倍的养殖量在增加。
随着养殖量的增加,饲料企业竞争加大,越来越多的相关人员把注意点投入到了黄颡鱼养殖中。黄颡鱼料比问题因而成为了饲料企业、业务员、经销商、养殖户之间恒久性话题。在笔者工作中常会碰到很多饲料企业相关服务人员问到:“一旦养殖户反映料比偏高,该从哪些方面去给养殖户分析原因”?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收集到的案例,分别从饲料投喂量、苗种品质、放养模式、养殖周期等4个方面来分析料比偏高的原因。

1. 短期内大量投喂饲料会引起料比偏高
在现有模式下要想实现养殖黄颡鱼快大快卖,加大饲料投喂量是必然选择。但是大量的饲料投喂必然会引起黄颡鱼对饲料吸收率降低、代谢率加快,造成饲料大量浪费而引起料比偏高。

1.1 黄颡鱼养殖案例对比(见表1)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2 黄颡鱼养殖案例分析

由表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卜老板和刘老板在黄颡鱼养殖中放苗密度、放苗规格上大体相似,但是在养殖结果中却出现了亩产量和料比的差异。卜老板出鱼规格大、亩产量高、料比反而比较低;刘老板亩产量低、出鱼规格小,料比反而比较高,从表面上看如果不是养殖出了问题,这样的数据看起来有些违反常理。但是我们把养殖周期和亩饲料用量放在一起对比,可以发现刘老板在短短的5.5个月内投喂了1.3吨饲料,相当于每月投入0.24吨饲料;卜老板12个月投入1.2吨饲料,相当于每月投喂0.1吨饲料。通过计算苗种成活率和亩存塘量等因素,可以肯定刘老板的饲料投喂量比较高,在高投喂量的情况下造成了饲料吸收不充分,引起饲料浪费。

2. 苗种品质影响料比
养殖用黄颡鱼苗种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全雄黄颡鱼、杂交黄颡鱼、土苗。苗种品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料比。下面列举一个黄颡鱼苗种影响最终饲料效果的养殖案例。

2.1 黄颡鱼土苗养殖案例(见表2)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2 原因分析

表2中的喻老板为了购买便宜的黄颡鱼苗种,采购了本地土苗,里面有大量的母鱼存在。黄颡鱼性成熟会影响生长,饲料中的大量营养物质会直接用到性腺等发育上。换句简单的话讲,这个时期的黄颡鱼会存在吃饲料不长鱼现象,最终影响料比的正确表达。
由表3和图1我们看出,黄颡鱼怀卵后鱼卵的重量占鱼体重量的18%,这18%的重量最终会随着鱼卵的成熟排出体外,最终造成养殖鱼体重量的损失。若养殖鱼塘中有3000斤母鱼,最后鱼卵引起的损失重量就高达540斤。

3. 放养模式影响料比
放养模式对料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合理套养花鲢鱼,二是放苗苗种规格。是否套养花鲢鱼主要是通过影响水质的稳定性,间接影响料比表达。不同规格的黄颡鱼相对应的料比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三类:(1)在相同养殖模式下,黄颡鱼养殖苗种规格越小料比越低。(2)同一时期相似放苗规格、密度的鱼塘,越早出鱼料比就越低。(3)“新口”和“老口”黄颡鱼对比的话,“新口”黄颡鱼料比低于“老口”黄颡鱼。

3.1 花鲢鱼对黄颡鱼料比的影响

在黄颡鱼养殖终端一直有这样的声音:“养黄颡鱼不能放花鲢,因为花鲢吃饲料”。所以很多养殖户都选择了不放养花鲢鱼,最终引起黄颡鱼池塘水质不稳定,容易出现蓝藻水、泥巴水,这些因素导致黄颡鱼摄食不旺盛,饲料吸收率不高,引起料比偏高。在2014年笔者为了验证黄颡鱼塘中放养花鲢鱼能够有效地控制水体中的浮游动物,从而使水体更稳定,在收集大量的终端养殖信息做分析的同时,与湖南草鱼的周老板做了相关实验,放养模式如表4。原因分析:首先,当黄颡鱼池塘中不放养花鲢鱼会造成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大量滋生而不容易控制,浮游生物的增加会加快夜间水体的耗氧,引起水体缺氧,黄颡鱼白天摄食不旺。其次,浮游动物大量存在后会摄食大量的浮游植物,在不能有效控制浮游动物的前提下想培藻是很困难的,藻类的不足会引起水体溶氧不足。黄颡鱼是夜食性动物,在溶氧不足的情况下黄颡鱼对饲料的利用率大大降低,最终引起黄颡鱼饲料系数偏高。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3.2 放苗规格对黄颡鱼料比的影响

为了更明显地体现放苗规格对料比的影响,笔者找了两个养殖周期、放苗密度比较接近的养殖案例进行对比分析,见表5。
鱼塘养殖效果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针对本案例我们假设杜老板和刘老板养殖条件和养殖环境一致,来分析下不同规格黄颡鱼引起的料比差异。不同苗种规格相对应的料比不同,就黄颡鱼而言规格越小料比越低。如表5中刘老板购买25尾/斤的大规格黄颡鱼苗种,那么从水花到25尾/斤所产生的低料比就不能体现到刘老板养殖黄颡鱼的料比计算中,可见,黄颡鱼放苗规格对黄颡鱼料比有一定影响。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4. 养殖周期对黄颡鱼料比的影响
由表6可见,养殖周期越长料比越高,这在其它品种养殖中也能体现到,那么在这么长的养殖周期中究竟有哪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料比?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4.1 高温季节影响料比

每年的7月至8月是高温季节,在这段时间里池塘夜间耗氧达到顶峰,很容易出现缺氧现象。在这个期间黄颡鱼虽然吃饲料但是生长速度会比较慢。
在高温低氧的环境里面,黄颡鱼对饲料利用率会下降,代谢机能加快,将直接造成饲料的浪费,引起料比升高。

4.2 性成熟影响料比

黄颡鱼性成熟的高峰期是每年的5月至9月,在这一段时间内黄颡鱼虽然摄入大量的饲料,但会有一部分饲料用于性腺的发育,即所摄食饲料并没全部用在生长上,造成料比偏高。

4.3 成鱼规格影响料比

黄颡鱼养殖周期越长,黄颡鱼最后出售的规格就越大。我们从表7中可以看出,黄颡鱼规格越大,对应的料比会越高。

5. 总结
上面通过几个养殖案例分别从饲料投喂量、苗种品质、养殖模式、养殖周期等4点分析了引起黄颡鱼养殖当中料比偏高的原因。希望一部分养殖户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避免出现一些类似的问题,最终在养殖黄颡鱼这条路中能取得较好的收益。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网友评论
声明 本文由农村链(易村客)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农村链仅提供信息存储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村链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